首页|资讯|聚焦|热点|动态|市场|视频|品牌|风采|领导|产品|新品|精品|名店|产区|视点|专题|文化|知识|木材|工艺|名人|

更多
伍炳亮呼吁仿古家具亟待转型
2014-2-17 11:44:35  来源: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 作者:周燕

伍炳亮

近年来,红木家具在国内外广受推崇,仿古家具行业也是在持续稳定地发展。据不完全统计,国内大大小小的仿古家具企业已达一万多家,仿古家具屡创天价,成为收藏投资的新宠,行业似乎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,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但繁荣的背后却存在着诸多问题,伍氏兴隆董事长伍炳亮对此做了分析,他认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项:

一是很多企业错误地把高仿家具定位在“仿”上,照葫芦画瓢,认为画得像就万事大吉了。其实不然,仿古家具并不是简单的复制,而是要“仿古不泥古”,要融入企业的设计的理念,考虑现代生活需求,加以创新改良。

要想做到这点其实并不难,只要坚持“三多”,即多走、多看、多学习。多走就是腿要勤,多参加国内外各大博物馆、展会;多看就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养成相关古籍、画册不离手的好习惯,积少成多,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;多学习就是要把看到的东西最大限度地吸收,变成自己的成果,一旦发现经典款型,要么尽全力购藏,要么绘制图形,加以揣摩、仿制。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厚积薄发,让创作的灵感源源不绝,制作出的家具款型自然灵动多变。

二是行业目前面临着一个众所周知的瓶颈——资源枯竭、高端设计人才缺乏,故此,企业若想得到可持续发展,亟待转型。

红木家具乃自然界名贵材质制成,材质坚硬不腐,纹理清晰细腻,其生长周期长达数百年乃至千年,短时间内不可再生。而红木家具市场逐年扩大,珍贵木材消耗量剧增,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,没有珍贵的木材,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将陷入困境。再加上从事红木家具高仿的企业鱼龙混杂,泥沙俱下,制作出来的产品更是有着云泥之别,粗制滥造、以次充好的家具充斥市场,迷乱了消费者的眼睛,严重阻碍了仿古家具的健康发展。

三是红木家具行业目前仍然停留在仿制阶段,创新设计的作品非常少。

明清家具之所以韵味无穷,是因为当时大量的文人甚至皇帝亲自参与到款型设计中,赋予其浓郁的人文气息。而今,创作的主体缺失,总设计师级别的设计人才和鉴赏人才极度匮乏。一直以来,中国传统观念都是重艺术、轻技术,总认为木匠这个职业难登大雅之堂,而高端院校中没有设立传统红木家具设计专业,社会上也没有开办系统的培训课程,在人才培养上更是沿袭千百年来师徒相传的模式,加之许多技艺精湛的老师傅年老退休,熟练木工和高端设计人才的青黄不接,令人堪忧。

所以,伍炳亮认为,无论是从社会责任感还是企业的长期利益来看,每一个企业都必须转变经营模式,由生产制作转入艺术设计,切忌不能让一流的木材浪费在三流的设计、技艺中,要树立“精品”意识,“惜木如金”,用心制作出富有水准的作品,赋予珍贵木材“第二次”生命。

他呼吁社会健全人才培养机制,高端艺术院校开设传统红木家具设计课程,填补学科空白。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,即使红木家具行业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,也只会停留于经济利益上的成功,与艺术成就无关。

伍炳亮说,中国明清式红木家具文化历史悠久、博大精深,明清以来,传统红木家具逐步形成风格独特,内涵丰富,独树一帜的“红木文化”,红木家具超越千年的积淀,以其“型、艺、材、韵”四绝而独领风骚、饮誉全球。他希望通过这一工艺美术的代代传承,使更多人能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,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。(作者:周燕 摄影:李怒舲)

(来源: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)

关键词:红木,红木家具,红木知识,伍炳亮,仿古典家具
合作伙伴
红木之家 | 新浪红木频道 | 常州装修 | 联合传媒 | CCTV发现之旅红木 | 电子杂志 | 红木网 |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| 联合影视 | 中桥联合国际传媒广告影视频道 | 全部

网站简介 | 联系我们 | 诚聘英才 | 网站律师 | 客户投诉 | 网站地图 | 广告服务

版权描述信息